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,电气化、现代化的不断进步,电气火灾呈逐年上升趋势。浙江省一些地方因电气线路老化、容量超负荷、乱拉乱接等问题引起的火灾多发。下面根据实际工作经验,谈谈建筑电气防火工程的几点看法。
一、电气火灾原因
分析过往的电气火灾,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:其一是短路。电气线路发生短路时,相应支路负荷会被切除。而电流与负荷阻抗变化成反比,当阻抗趋于很小时。电流很大且会在短路点产生高温。此时保护装置如不能瞬时断开故障支路。导线绝缘材科及其周围可燃物会随之起火而发生火灾。
其二,是接触不良。电气线路的连接或对接处,若存在接点处接触松弛,接点间的电压足以击穿空气间隙。在间隙处形成电弧,迸出火花,足以点燃附近的可燃物形成火灾。
其三,是设计负荷偏小,九十年代前的住宅建筑在电气设计时。没有充分考虑到经济的迅猛发展,一般只考虑普通照明和一般家用电器用电,整个电气线路负荷设计留出的裕量较小,甚至没有留出裕量。九十年代后,为迫求美观、舒适,许多建筑都进行了改造。但电气线路并没有更换。致使电气线路长期处于或濒临过负荷运行状态,不仅会造成电气线路过热,更严重的是在电气线路接头部位产生接触电阻增加,加之装修时线路都做了隐蔽处理.导线的接头在暗中更加隐蔽,平时检查难以发现。
其四,是导体连接方式选择不当。在防火检查或火灾原因调查中发现。有些大型建筑的电气线路配电干线采用铜线,而末端则采用铝线。并且连接方式是铜铝直接连接,连接处在空气作用下。易发生铜铝接触电蚀作用,长期运行的接头在电蚀作用下自然松动,随之产生较大的接触电阻,结果造成局部放热或打火放电,引燃周围可燃物品造成火灾。
其五,是导体绝缘可靠性低。在潮湿环境下,不论是氯丁橡胶绝缘、聚氯乙烯绝缘还是绝缘棉织物的绝缘。电阻值均会降低,若潮湿空气在导体的周围产生酸性或碱性环境,可导致绝缘层迅速老化损坏,造成线路漏电或短路;如果在强电控制系统中发生导体因绝缘材料受潮而产生短路电流,会造成系统进行回路误动作。当运行回路带有电加热设备时,则可能引起设备火灾。此外,使用绝缘材料本身不符合产品标准要求。物理机械性能达不到要求,且电气性能极差.也极易导致绝缘耐压击穿,造成火灾。
此外还有外部点火源引燃电气线路,导致电线短路;老鼠咬破电气绝缘材料而引起的电线短路事故也时有发生。
二、电气火灾的危害性
由于大部分电气线路的绝缘及护套材料由各种聚合物组成,如聚氯乙烯(PVC)、乙烯聚合物(PE)、乙烯—醋酸乙烯共聚物(EVA)、聚丙烯〔PP)、氯丁二烯等共聚物,在实际火灾中往往暴露出以下不足。
其一,是生烟量大。聚氯乙烯材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雾.英国伦教地铁有限公司所做的燃烧实脸表明,一根1米长的约含0.85千克的PVC电缆.从燃烧着火火起所产生的烟气可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内完全笼罩容积为1000立方米的房间。此时烟的浓度将造成呼吸困难,严重阻碍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搜。
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相关资讯
上一篇:消防器材的标准配置